欢迎光临深港之窗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技

60年前那场“绝密攻关”!我国原子弹的“心脏”这样诞生

1964年10月16日,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。鲜有人知的是,原子弹的“心脏”——用于浓缩铀-235的关键部件“甲种分离膜”出自上海冶金研究所的杏佛楼。当时全世界掌握这项技术的只有美国、英国和苏联,我国必须自力更生!

1962年初,4个单位的60多名攻关人员在杏佛楼集结,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研究。没有空调、没有电扇,研究人员常常汗流浃背,还要避免流下来的汗水弄坏机器。8个人住一间集体宿舍,吃的是薯干烧饭,没有无线电,更没有电视机。更有不少研究工作要接触有毒有害物质。

经过不懈的艰苦奋斗,1963年底,研发工作完成。“甲种分离膜”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及随后的氢弹爆炸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。1984年获得国家发明奖一等奖。

(科技日报陈可轩潘宇菲)

原子弹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

“掌”握科技鲜闻 (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)

相关新闻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深港之窗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5 by 深港之窗 sg.dcxinwe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